钢筋接头百分率是指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有连接接头的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当直径相同时,钢筋接头百分率为钢筋接头个数与钢筋总数的比值。接头百分率一般为25%和5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规定:“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按截面积计算钢筋接头百分率较为烦琐,复杂化了,不具可操作性,实际施工时,接头不论钢筋大小按25%或50%相间布置。
连接区段是一个截面或平面。梁、柱为截面,板、墙为平面。
因受力不同,应有区别。根据接头设置原则,接头应位于受力较小处,通常情况下是弯矩最小处。
梁是线性构件,梁的接头百分率要将底筋和面筋分开,因为两者的受力原理不同,上部纵筋弯矩最小处在跨中区域,下部纵筋在支座处附近,两者的接头本身就不在一个位置,所以不能按整个梁截面统计接头百分率。梁的接头百分率分为上部纵筋接头百分率和下部纵筋筋接头百分率。若梁上部纵筋上下有几排,则全部计入接头百分率钢筋总截面或部根数,因为其他几排钢筋受力原理与第一排钢筋相同,都是上部钢筋范畴,下部纵筋也是如此,其他构件也一样。
如果按梁截面统计百分率,梁上部纵筋接头即使全部在同一位置,也可能满足25%或50%的规范要求。举例,梁上部纵筋为4C25,下部纵筋为8C25,正确的做法是梁上部纵筋在同一截面布置2个接头,且位于梁跨中三分之一区域,梁下部可以全部锚入支座或按50%百分率在支座附近处连接。如果以截面百分率为标准,梁纵筋上下总根数12根,即使按25%接头百分率,梁上部同一截面可以有3个接头(3/(4+8)=25%),占上部纵筋75%(3/4=75%),不能满足规范要求。上部纵筋接头即使全部在同一位置,它的接头百分率依然为33%(4/(4+8)=33%),似乎满足了接头百分率的要求(梁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却仍然不能满足接头必须错开的规定。接头连接区是薄弱区,接头首尾相接尚且不允许,何况集中在同一截面。只要空间和距离足够,接头应尽量不设在同一位置。
基础梁可以理解成反梁,上下接头位置与梁相反。
梁可以看成是水平的柱,柱也可以看成是立紧向的梁,它们形状相似,但受力迥然不同。梁是受拉构件,柱是受压构件。柱接头百分率按接头截面积除以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不分上下内外左右,即把它当成展开的面。虽然柱也分轴心受压与偏心受压,在柱同一截面内,在规范规定的接头区域,接头与非接头各占一半,接头百分率为50%,接头与非接头交替布置。柱钢筋接头避开上下箍筋加密区,应符合柱接头位置“三控值”要求。
平面构件分上下和内外,接头百分率分别统计。
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上下纵筋受力不同,上部纵筋弯矩最小处在跨中区域,下部纵筋在支座处附近。故板上部纵筋接头布置在跨中,板下部纵筋接头布置在支座。筏板则相反。大分面积板,当接头百分率25%,接头位置可以不受限制。
另外特别说明:“当板相邻两跨的上部贯通纵筋配置不同时,应将配置较大者超过其标注的跨数终点或起点伸至相邻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见11G101-1P37)对于这条规定,笔者持保留意见,为何?配置较大者可以理解为钢筋直径大或钢筋根数多,按规定,钢筋直径大伸至钢筋直径小的跨中与钢筋直径小的连接,钢筋根数多的伸到相邻跨跨中。如此,钢筋浪费是一定的,是否有必要,设计师应该清楚。我的观点是相邻两跨钢筋配置不同可在支座处锚,不必伸至钢筋配置小的跨中。梁相邻两跨钢筋配置不同时,并没有如此规定,一般情况下,钢筋多出部分一般是在支座锚固,钢筋直径不同也分别在支座处锚固。
地下室外墙,钢筋接头百分率要分内侧(与泥土接触的面)和内侧(不与泥土接触的面),墙钢筋接头(包括竖向和水平)内侧位于支座附近,而外侧在跨中三分之一区域。这也是由其本身受力特征所决定的,地下室内侧最小弯矩在支座,外墙外侧最小弯矩在跨中。其他钢筋混凝土墙则较简单,纵筋接头不分内外,水平纵筋接头不受限制,竖向纵筋接头位置离楼面或基础面如果是绑扎为1.2Lae,机械连接或焊接离开500mm,主要是方便施工。若有止水带,则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