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筑一生 » 执业考试 » 一级建造师 » 正文

2020年一建《项目管理》基础预习必备知识点

项目风险管理

考点: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的工作程序。
记忆及答题技巧:
此知识点通过理解记忆最有效。
风险识别的任务是识别施工全过程存在哪些风险,工作程序包括:
(1)收集与施工风险有关的信息;
(2)确定风险因素;
(3)编制施工风险识别报告。
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工作:
(1)分析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
(2)分析各种风险的损失量;
(3)根据概率和损失量,确定风险等级。

施工成本计划的类型

对于施工项目而言,其成本计划的编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深度和作用不同的成本计划,若按照其发挥的作用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竞争性成本计划

竞争性成本计划是施工项目投标及签订合同阶段的估算成本计划。这类成本计划以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件、投标者须知、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和工程量清单为依据,以有关价格条件说明为基础,结合调研、现场踏勘、答疑等情况,根据施工企业自身的工料消耗标准、水平、价格资料和费用指标等,对本企业完成投标工作所需要支出的全部费用进行估算。在投标报价过程中,虽也着力考虑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但总体上比较粗略。

二、指导性成本计划

指导性成本计划是选派项目经理阶段的预算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的责任成本目标。它是以合同价为依据,按照企业的预算定额标准制定的设计预算成本计划,且一般情况下确定责任总成本目标。

三、实施性成本计划

实施性成本计划是项目施工准备阶段的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它是以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以落实项目经理责任目标为出发点,采用企业的施工定额通过施工预算的编制而形成的实施性施工成本计划。

以上三类成本计划相互衔接、不断深化,构成了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计划过程。

其中,竞争性成本计划带有成本战略的性质,是施工项目投标阶段商务标书的基础,而有竞争力的商务标书又是以其先进合理的技术标书为支撑的。因此,它奠定了施工成本的基本框架和水平。指导性成本计划和实施性成本计划,都是战略性成本计划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化,是对战略性成本计划的战术安排。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

影响系统目标实现的三因素:组织、人的因素、方法与工具,其中组织是决定性因素。

控制项目目标的主要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组织措施是最重要措施。

组织论的相关内容,组织工具的内容。

1.项目结构分析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项目结构图通过树状图的方式对一个项目的结果进行逐层分解,反映组成该项目的所有工任务。项目结构图描述的是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

2.组织结构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组织结构图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组成元素)之间的组织关系(指令关系)。上级工作部门对其直接下属工作部门的指令关系用单向箭线表示。

(2)项目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合同结构图的区别(教材表12201032)。

(3)职能、线性、矩阵组织结构模式的特点:职能组织结构每个工作有多个指令源,线性组织结构每个工作只有一个指令源,矩阵组织结构每个工作有纵横两个指令源。

3.工作任务分工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工作任务分工表须明确主办、协办和配合部门,主办部门至少一个。

4.管理职能分工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五环节:提出问题一筹划一决策一执行一检查,注意顺序。

5.工作流程组织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工作流程组织的分类及其包括的内容

管理工作流程组织。如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付款和设计变更等流程;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如与生成月度进度报告有关的数据处理流程;物质流程组织,如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弱电工程物资采购工作流程、外立面施工工作流程等。

(2)工作流程组织的任务和工作流程图

工作流程组织的任务是定叉工作的流程。工作流程图应视需要逐层细化。

工作流程图用图的形式反映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它可用以描述工作流程组织。

工作流程图矩形框表示工作,箭线表示逻辑关系,菱形框表示判别条件。

6.合同结构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合同结构图反映业主方和项目各参与方之间,以及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合同关系。两个单位之间有合同关系,在合同结构图中用双向箭杆联系;两个单位有管理指令关系,则用单向箭杆联系。

索赔费用和工期索赔的计算

索赔费用的计算

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有:实际费用法、总费用法和修正的总费用法。

实际费用法是计算工程索赔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计算原则是以承包人为某项索赔工作所支付的实际开支为根据,向业主要求费用补偿。用实际费用法计算时,在直接费的额外费用部分的基础上,再加上应得的间接费和利润,即是承包人应得的索赔金额。

总费用法就是当发生多次索赔事件以后,重新计算该工程的实际总费用,实际总费用减去投标报价时的估算总费用,即为索赔金额,即:索赔金额=实际总费用一投标报价估算总费用。

修正的总费用法是对总费用法的改进,修正的内容如下:

①将计算索赔款的时段局限于受到外界影响的时间,而不是整个施工期;
②只计算受影响时段内的某项工作所受影响的损失,而不是计算该时段内所有施工工作所受的损失;
③与该项工作无关的费用不列入总费用中;④对投标报价费用重新进行核算:按受影响时段内该项工作的实际单价进行核算,乘以实际完成的该项工作的工程量,得出调整后的报价费用。

工期索赔的计算

非承包商原因造成关键线路延误都是可索赔延误。而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一般都存在机动时间,其延误是否会影响到总工期的推迟取决于其总时差的大小和延误时间的长短。如果延误时间少于该工作的总时差,业主一般不会给予工期顺延,但可能给予费用补偿;如果延误时间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非关键线路的工作就会转化为关键工作,从而成为可索赔延误。

项目质量风险应对策略

1.规避

例如:依法进行招标投标,慎重选择有资质、有能力的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避免因这些质量责任单位选择不当而发生质量风险;正确进行项目的规划选址,避开不良地基或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不选用不成熟、不可靠的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和进度计划,避开可能发生的水灾、风灾、冻害对工程质量的损害等。

2.减轻

例如,在施工中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有效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事故应急预案,可以降低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减少事故损失量。

3.转移

(1)分包转移—施工总承包单位依法把自己缺乏经验、没有足够把握的分项工程,通过签订分包合同,分包给有经验、有能力的单位施工;承包单位依法实行联合承包,也是分担风险的办法。

(2)担保转移—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要求承包单位提供履约担保;工程竣工结算时,扣留一定比例的质量保证金等。

(3)保险转移—质量责任单位向保险公司投保适当的险种,把质量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给保险公司等。

4.风险承担

又称风险自留。当质量风险无法避免,或者估计可能造成的质量损害不会很严重而预防的成本很高时,风险承担也常常是一种有效的风险响应策略。风险自留有两种:无计划自留和有计划自留。无计划自留是指不知风险存在或虽预知有风险而未预作处理,一旦风险事件发生,再视造成的质量缺陷情况进行处理。

有计划自留指明知有一定风险,经分析由自己承担风险更为合理,预先做好处理可能造成的质量缺陷和承担损失的准备。可以采取设立风险基金的办法,在损失发生后用基金弥补;在建筑工程预算价格中通常预留一定比例的不可预见费,一旦发生风险损失,由不可预见费支付。

政府对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

政府质量监督的性质属于行政执法行为。

一、监督机构应当具备的条件

1.具有符合规定条件的监督人员。人员数量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监督人员应当占监督机构总人数的75%以上。

2.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满足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需要的仪器、设备和工具等。

3.有健全的质量监督工作制度,具备与质量监督工作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条件。

二、监督人员

1.监督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

(1)具体工程类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工程类执业注册资格;
(2)具有三年以上工程质量管理或者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经历;
(3)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4)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

2.监督机构可以聘请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实施工程质量监督。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每两年对监督人员进行一次岗位考核,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

施工质量事故的预防

一、施工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

施工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四类:

(1)技术原因:指引发质量事故是由于在项目勘察、设计、施工中技术上的失误。例如,地质勘察过于疏略,对水文地质情况判断错误,致使地基基础设计采用不正确的方案;或结构设计方案不正确,计算失误,构造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管理及实际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差,采用了不合适的施工方法或施工工艺等。这些技术上的失误是造成质量事故的常见原因。

(2)管理原因:指引发的质量事故是由于管理上的不完善或失误。例如,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管理措施落实不力,施工管理混乱,不遵守相关规范,违章作业,检验制度不严密,质量控制不严格,检测仪器设备管理不善而失准,以及材料质量检验不严等原因引起质量事故。

(3)社会、经济原因:指引发的质量事故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及经济上的原因,滋长了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而导致出现质量事故。例如,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无立项、无报建、无开工许可、无招投标、无资质、无监理、无验收的“七无,,工程,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屡见不鲜,几乎所有的重大施工质量事故都能从这个方面找到原因;某些施工企业盲目追求利润而不顾工程质量,在投标报价中随意压低标价,中标后则依靠违法的手段或修改方案追加工程款!,甚至偷工减料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4)人为事故和自然灾害原因:指造成质量事故是由于人为的设备事故、安全事故,导致连带发生质量事故,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质量事故。

二、施工质量事故预防的具体措施

(一)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首先要做好项目可行性论证,不可未经深入的调查分析和严格论证就盲目拍板定案;要彻底搞清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方可开工;杜绝无证设计、无图施工;禁止任意修改设计和不按图纸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不得交付使用。

(二)认真做好工程地质勘察

地质勘察时要适当布置钻孔位置和设定钻孔深度。钻孔间距过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实际情况;钻孔深度不够,难以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墓穴、孔洞等有害地质构造。地质勘察报告必须详细、准确,防止因根据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质资料而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导致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监理的工作任务

一、施工准备阶段建设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1.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与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符合性;
2.参与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的设计交底;
3.检查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组织机构和人员资格;
4.检查施工单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
5.审核分包单位资质条件;
6.检查施工单位的试验室;
7.查验施工单位的施工测量放线成果;
8.审查工程开工条件,签发开工令。

二、工程施工阶段建设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1.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核验施工测量放线,验收隐蔽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签署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
(2)进行巡视、旁站和平行检验,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整改,并做监理记录;
(3)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证明资料,抽检进场的工程材料、构配件的质量;
(4)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论证材料及相关验收标准;
(5)检查施工单位的测量、检测仪器设备、度量衡定期检验的证明文件;
(6)监督施工单位对各类土木和混凝土试件按规定进行检查和抽查;
(7)监督施工单位认真处理施工中发生的一般质量事故,并认真做好记录;
(8)对大和重大质量事故以及其他紧急情况报告业主。

2.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1)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合同规定的工期组织施工;
(2)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核查施工单位对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
(3)建立工程进度台账,核对工程形象进度,按月、季和年度向业主报告工程执行情况、工程进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3.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1)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款支付申请,签发或出具工程款支付证书,并报业主审核、批准;
(2)建立计量支付签证台账,定期与施工单位核对清算;
(3)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变更申请,协调处理施工费用索赔、合同争议等事项;
(4)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申请。

4.施工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

(1)依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进行监督;
(2)编制安全生产事故的监理应急预案,并参加业主组织的应急预案的演练;
(3)审查施工单位的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的建立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
(4)督促施工单位进行安全自查工作,巡视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

三、竣工验收阶段建设监理工作的主要任务

1.督促和检查施工单位及时整理竣工文件和验收资料,并提出意见;
2.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验收申请,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3.组织工程预验收,参加业主组织的竣工验收,并签署竣工验收意见;
4.编制、整理工程监理归档文件并提交给业主。

四、施工合同管理方面的工作

1.拟订合同结构和合同管理制度及流程;
2.协助业主拟订工程的各类合同条款,并参与各类合同的商谈;
3.合同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跟踪管理;
4.协助业主处理与工程有关的索赔事宜及合同争议事宜。

项目进度计划系统的建立

1.进度计划系统的内涵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系统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进度计划组成的系统,它是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

2.进度计划系统的类型

由不同深度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①总进度规划(计划);②项目子系统进度规划(计划);③项目子系统中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等。

由不同功能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①控制性进度规划(计划);②指导性进度规划(计划);③实施性(操作性)进度计划等。

由不同周期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包括:①5 年建设进度计划;②年度、季度、月度和旬计划等。
3.进度计划系统的内部关系

(1)总进度规划(计划)、项目子系统进度规划(计划)与项目子系统中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之间相联系和协调;
(2)控制性进度规划(计划)、指导性进度规划(计划)与实施性(操作性)进度计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
(3)业主方编制的整个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设计方编制的进度计划、施工和设备安装方编制的进度计划与采购和供货方编制的进度计划之间的联系和协调等。

施工任务委托的模式

(1)施工总承包:业主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包单位,施工总包单位视需要再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配合施工。
(2)施工总承包管理:业主方委托一个施工单位或由多个施工单位组成的施工联合体或施工合作体作为施工总包管理单位,业主另委托其他施工单位作为分包单位进行施工。
(3)平行承包:业主不委托施工总包单位,也不委托施工总包管理单位,而平行委托多个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注:工程总承包不属于施工任务委托模式。

(4)施工总承包模式特点

1)投资控制方面

以施工图设计为投标报价基础;在开工前就有较明确的合同价,利于业主的总投资控制;

如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可能会引起索赔。

2)进度控制方面

开工日期不可能太早,建设周期会较长。这是施工总承包模式的最大缺点。

3)质量控制方面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总承包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4)合同管理方面业主只需要进行一次招标,对业主方的投资管理和控制不利。

5)组织与协调方面业主组织与协调的工作量少,对业主有利。

(5)施工总承包管理和施工总承包模式比较的不同点

工作开展程序不同、合同关系不同、分包单位的选择币口认可不同,对分包单位的付款不同、合同价格不同。

注:对分包单位的管理和服务相同。

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和各个子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体现在建设项目质量的目标决策、目标细化到目标实现的系统过程。

(一)质量需求的识别过程

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这一过程的质量管理职能在于识别建设意图和需求。由于建筑产品采取定制式的承发包生产,因此,其质量目标的决策是建设单位(业主)或项目法人的质量管理职能。业主的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决定建设项目质量目标的主要依据。

(二)质量目标的定义过程

质量目标具体定义主要是在工程设计阶段。将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具体化。其次,承包方有时也会为了创品牌工程或根据业主的创优要求及具体情况来制定更高的项目质量目标,创造精品工程。

(三)质量目标的实现过程

质量目标实现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过程是在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准备过程和施工作业技术活动过程。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贯穿于项目的决策过程和实施过程。

施工质量事故发生的原因

(1)技术原因:指引发质量事故是由于在项目勘察、设计、施工中技术上的失误。例如,地质勘察过于疏略,对水文地质情况判断错误,致使地基基础设计采用不正确的方案;或结构设计方案不正确,计算失误,构造设计不符合规范要求;施工管理及实际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差,采用了不合适的施工方法或施工工艺等。

(2)管理原因(管理者能力不足):指引发的质量事故是由于管理上的不完善或失误。例如,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管理措施落实不力,施工管理混乱,不遵守相关规范,违章作业,检验制度不严密,质量控制不严格,检测仪器设备管理不善而失准,以及材料质量检验不严等原因引起质量事故。

(3)社会、经济原因(主观恶意):指引发的质量事故是由于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及经济上的原因,滋长了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而导致出现质量事故。例如,违反基本建设程序,无立项、无报建、无开工许可、无招投标、无资质、无监理、无验收的“七无”工程,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某些施工企业盲目追求利润而不顾工程质量,在投标报价中随意压低标价,中标后则依靠违法的手段或修改方案追加工程款,甚至偷工减料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

(4)人为事故和自然灾害原因:指造成质量事故是由于人为的设备事故、安全事故,导致连带发生质量事故,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质量事故。

职业伤害事故的分类

(一)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

职业伤害事故分为20 类,其中与建筑业有关的有以下12 类。

(1) 物体打击:指落物、滚石、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因爆
炸而引起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指被车辆挤、压、撞和车辆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

(3)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或工具绞、碾、碰、割、戳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
设备引起的伤害。

(4)起重伤害: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上下驾驶室时发生的坠落伤害,起重设备引起的触电及检修时制动失灵造成的伤害。

(5)触电:由于电流经过人体导致的生理伤害,包括雷击伤害。

(6)灼烫:指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强酸或强碱引起的灼伤、放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不包括电烧伤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

(7)火灾:在火灾时造成的人体烧伤、窒息、中毒等。

(8)高处坠落:由于危险势能差引起的伤害,包括从架子、屋架上坠落以及平地坠入坑内等。

(9)坍塌:指建筑物、堆置物倒塌以及土石塌方等引起的事故伤害。

(10)火药爆炸:指在火药的生产、运输、储藏过程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1)中毒和窒息:指煤气、油气、沥青、化学、一氧化碳中毒等。

(12)其他伤害:包括扭伤、跌伤、冻伤、野兽咬伤等。在建设工程领域中最常见的是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中毒、火灾7 类。

(二)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1)轻伤事故,是指造成职工肢体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伤,能引起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的伤害的事故,一般每个受伤人员休息1 个工作日以上(含1 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

(2)重伤事故,一般指受伤人员股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或者造成每个受伤人损失105 工作日以上(含105 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的事故;

(3)死亡事故,其中,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中死亡1~2 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 人以上(含3 人)的事故。

(三)按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类

注意: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合同的谈判与签约

一、合同订立的程序

与其他合同的订立程序相同,建设工程合同的订立也要采取要约和承诺方式。根据《招标投标法》对招标、投标的规定,招标、投标、中标的过程实质就是要约、承诺的一种具体方式。招标人通过媒体发布招标公告,或向符合条件的投标人发出招标邀请,为要约邀请;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内容在约定的期限内向招标人提交投标文件,为要约;招标人通过评标确定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为承诺;招标人和中标人按照中标通知书、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等订立书面合同时,合同成立并生效。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订立往往要经历二个较长的过程。在明确中标人并发出中标通知书后,双方即可就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具体内容和有关条款展开谈判,直到最终签订合同。

二、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谈判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工程内容和范围的确认

招标人和中标人可就招标文件中的某些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讨论、修改、明确或细化,从而确定工程承包的具体内容和范围。在谈判中双方达成一致的内容,包括在谈判讨论中经双方确认的工程内容和范围方面的修改或调整,应以文字方式确定下来,并以“合同补遗”或“会议纪要”方式作为合同附件,并明确它是构成合同的一部分。

对于为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建筑物、家具、车辆以及各项服务,也应逐项详细地予以明确。

(二)关于技术要求、技术规范和施工技术方案

双方尚可对技术要求、技术规范和施工技术方案等进行进一步讨论和确认,必要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变更技术要求和施工方案。

(三)关于合同价格条款

依据计价方式的不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可以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一般在招标文件中就会明确规定合同将采用什么计价方式,在合同谈判阶段往往没有讨论的余地。但在可能的情况下,中标人在谈判过程中仍然可以提出降低风险的改进方案。

(四)关于价格调整条款

对于工期较长的建设工程,容易遭受货币贬值或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可能给承包人
造成较大损失。价格调整条款可以比较公正地解决这一承包人无法控制的风险损失。

无论是单价合同还是总价合同,都可以确定价格调整条款,即是否调整以及如何调整等。

可以说,合同计价方式以及价格调整方式共同确定了工程承包合同的实际价格,直接影响着承包人的经济利益。在建设工程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费用增加的几率远远大于费用减少的几率,有时最终的合同价格调整金额会很大,远远超过原定的合同总价,因此承包人在投标过程中,尤其是在合同谈判阶段务必对合同的价格调整条款予以充分的重视。

投资动态控制

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投资的步骤如下。

1.项目投资目标的逐层分解

项目投资目标的分解指的是通过编制项目投资规划,分析和论证项目投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对项目投资目标进行分解。

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投资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

(1)按照项目投资控制的要求,收集项目投资的实际值。

(2)定期对项目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

项目投资的控制周期应视项目的规模和特点而定,一般的项目控制周期为一个月。投资控制包括设计过程的投资控制和施工过程的投资控制,其中前者更为重要。在设计过程中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即工程概算与投资规划的比较,以及工程预算与概算的比较。在施工过程中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包括:

工程合同价与工程概算的比较;
工程合同价与工程预算的比较;
工程款支付与工程概算的比较;
工程款支付与工程预算的比较;
工程款支付与工程合同价的比较;
工程决算与工程概算、工程预算和工程合同价的比较。

由上可知,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是相对的,如:相对于工程预算而言,工程概算是投资的计划值;相对于工程合同价,则工程概算和工程预算都可作为投资的计划值等。

通过项目投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如发现偏差,则必须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进行纠偏,如:采取限额设计的方法、调整投资控制的方法和手段、采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制定节约投资的奖励措施、调整或修改设计,优化施工方法等。

进度计划调整的方法

进度计划执行中的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检查并掌握实际进展情况;
(2)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主要原因;
(3)确定相应的纠偏措施或调整方法。

进度计划的检查

(一)进度计划的检查方法

1.计划执行中的跟踪检查
2.收集数据的加工处理
3.实际进度检查记录的方式

(1)当采用时标网络计划时,可采用实际进度前锋线记录计划实际执行状况,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

(2)当采用无时标网络计划时,可在图上直接用文字、数字、适当符号或列表记录计划的实际执行状况,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

(二)网络计划检查的主要内容

(1)关键工作进度;
(2)非关键工作的进度及时差利用情况;
(3)实际进度对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影响;
(4)资源状况;
(5)成本状况;

(三)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通过对网络计划执行情况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可为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

进度计划的调整

(一)网络计划调整的内容

(1)调整关键线路的长度;
(2)调整非关键工作时差;
(3)增、减工作项目;
(4)调整逻辑关系;
(5)重新估计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
(6)对资源的投入作相应调整。

(二)网络计划调整的方法

1.调整关键线路的方法

(1)当关键线路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拖后时,应在尚未完成的关键工作中,选择资源强度小或费用低的工作缩短其持续时间,并重新计算未完成部分的时间参数,将其作为一个新计划实施。

(2)当关键线路的实际进度比计划进度提前时,若不拟提前工期,应选用资源占用量大或者直接费用高的后续关键工作,适当延长其持续时间,以降低其资源强度或费用;当确定要提前完成计划时,应将计划尚未完成的部分作为一个新计划,重新确定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按新计划实施。

2.非关键工作时差的调整方法

非关键工作时差的调整应在其时差的范围内进行,以便更充分地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或满足施工的需要。每一次调整后都必须重新计算时间参数,观察该调整对计划全局的影响。

可采用以下几种调整方法:

(1)将工作在其最早开始时间与最迟完成时间范围内移动;
(2)延长工作的持续时间;
(3)缩短工作的持续时间。

施工预算内容

施工预算的内容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进行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数量及其费用总和的计算。它由编制说明和预算表格两部分组成。

1.编制说明部分

施工预算的编制说明应简明扼要地叙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工程概况及建设地点;
(2)编制的依据(如采用的定额、图纸、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3)对设计图纸和说明书的审查意见及编制中的处理方法;
(4)所编工程的范围;
(5)在编制时所考虑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冬雨期施工措施、安全措施等;
(6)工程中还存在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其他问题。

2.预算表格部分

(1)工程量计算汇总表
工程量计算汇总表是按照施工定额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做出的重要基础数据。为了便于生产、调度、计划、统计及分期材料供应,根据工程情况,可将工程量按分层、分段、分部位进行汇总,然后进行单位工程汇总。

(2)施工预算工料分析表

施工预算工料分析表与施工图预算的工料分析表编制方法基本相同,要注意按照工程量计算汇总表的划分,做出分层、分段、分部位的工料分析结果,为施工分期生产计划提供方便条件。

(3)人工汇总表

人工汇总表是将工料分析表中的人工按工种分层、分段、分部位进行汇总的表格,是编制劳动力计划、合理调配劳动力的依据。

(4)材料消耗量汇总表

将工料分析表中不同品种、规格的材料按层、段、部位进行汇总。材料消耗量汇总表是编制材料供应计划的依据。一般工程常见汇总表有:

1)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委托加工表;
2)金属构件委托加工表;
3)钢木门窗委托加工表;
4)门窗五金明细表;
5)周转性材料需用量表;
6)现场分规格、品种的钢材、木材、水泥需用量表;
7)现场分规格、品种的地方性材料需用量表;
8)各种其他成品、半成品需用量表。

(5)机械台班使用量汇总表

将工料分析表中各种施工机具及消耗台班数量按层、段、部位进行汇总。

(6) 施工预算表

将已汇总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数量分别乘以所在地区的人工工资标准、材料预算价格、机械台班单价,计算出人料机费(有定额单价时可直接使用定额单价)。

(7)“两算”对比表
指同一工程内容的施工预算与施工图预算的对比分析表。将计算出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数量,以及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与沲工图预算进行对比,找出节约或超支的原因,作为开工之前的预测分析依据。

动态控制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1)运用动态控制原理控制进度的步骤

工程进度目标的逐层分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进度目标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如有必要,则调整工程进度目标。

(2)进度的控制周期

一般的项目控制周期为一个月,对于重要的项目,控制周期可定为一旬或一周。

(3)动态控制在投资控制中的应用

项目投资目标的分解指的是通过编制项目投资规划.分析和论证项目投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对项目投资目标进行分解。

定期对项目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

通过项目投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如发现偏差,则必须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进行纠偏。在设计过程中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即工程概算与投资规划的比较,以及工程预算与概算的比较。在施工过程中投资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包括:

1)工程合同价与工程概算的比较;
2)工程合同价与工程预算的比较;
3)工程款支付与工程概算的比较;
4)工程款支付与工程预算的比较;
5)工程款支付与工程合同价的比较;
6)工程决算与工程概算的比较;
7)工程决算与工程预算的比较;
8)工程决算与工程合同价的比较。

注意:投资计划值和实际值是相对的。

索赔的依据和方法

索赔的依据

索赔可能由以下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原因引起:
(1)合同对方违约,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义务与责任;
(2)合同错误,如合同条文不全、错误、矛盾等,设计图纸、技术规范错误等;
(3)合同变更;
(4)工程环境变化,包括法律、物价和自然条件的变化等;
(5)不可抗力因素,如恶劣气候条件、地震、洪水、战争状态等。

索赔的依据主要是三个方面:(1)合同文件;(2)法律、法规;(3)工程建设惯例。

索赔的成立,应该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

(1)与合同对照,事件已造成了承包人工程项目成本的额外支出,或直接工期损失;
(2)造成费用增加或工期损失的原因,按合同约定不属于承包人的行为责任或风险责任;
(3)承包人按合同规定的程序和时间提交索赔意向通知和索赔报告。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索赔的方法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索赔事件以后,或者承包人发现索赔机会,首先要提出索赔意向,即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将索赔意向用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发包人或者工程师,向对方表明索赔愿望、要求或者声明保留索赔权利,这是索赔工作程序的第一步。

对对方索赔报告的反击或反驳,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索赔要求或报告的时限性;
(2)索赔事件的真实性;
(3)干扰事件的原因、责任分析;(4)索赔理由分析;
(5)索赔证据分析;
(6)索赔值审核。

工程项目质量的基本特性

一、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基本特性

(一)反映使用功能的质量特性

如房屋建筑工程的平面空间布局、通风采光性能;工业建筑工程的生产能力和工艺流程;

道路交通工程的路面等级、通行能力等。

(二)反映安全可靠的质量特性

如建筑结构自身安全可靠、使用过程防腐蚀、防坠、防火、防盗、防辐射,以及设备系统运行与使用安全等。

(三)反映文化艺术的质量特性

建筑产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历来人们都把建筑产品视同艺术品。其个性的艺术效果,包括建筑造型、立面外观、文化内涵、时代表征以及装修装饰、色彩视觉等。

(四)反映建设工程环境的质量特性

建设工程环境质量包括项目用地范围内的规划布局、交通组织、绿化景观、节能环保;还要追求其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或适宜性。

二、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和各个子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体现在建设项目质量的目标决策、目标细化到目标实现的系统过程。

(一)质量需求的识别过程

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这一过程的质量管理职能在于识别建设意图和需求。由于建筑产品采取定制式的承发包生产,因此,其质量目标的决策是建设单位(业主)或项目法人的质量管理职能。业主的需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决定建设项目质量目标的主要依据。

(二)质量目标的定义过程

质量目标具体定义主要是在工程设计阶段。将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具体化。其次,承包方有时也会为了创品牌工程或根据业主的创优要求及具体情况来制定更高的项目质量目标,创造精品工程。

(三)质量目标的实现过程

质量目标实现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过程是在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准备过程和施工作业技术活动过程。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过程,贯穿于项目的决策过程和实施过程。

三、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包括人的因素、机械因素、材料因素、方法因素和环境因素(简称人、机、料、法、环)等。

(一)人的因素

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的作用。项目质量控制应以控制人的因素为基本出发点。包括个体的人和群体的人。我国实行建筑业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执业资格注册制度、作业及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等,都是对从事建设工程活动的人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必要的控制。

(二)机械的因素

工程设备是指组成工程实体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如各类生产设备、装置和辅助配套的电梯、泵机,以及通风空调、消防、环保设备等等,它们是工程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使用功能的发挥。

施工机械和各类工器具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包括运输设备、吊装设备、操作工具、测量仪器、计量器具以及施工安全设施等。

(三)材料的因素

材料包括工程材料和施工用料,又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构配件和周转材料等。

(四)方法的因素

方法的因素也可以称为技术因素,包括勘察、设计、施工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工程检测、试验的技术和方法等。

(五)环境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自然)

主要指工程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和地下障碍物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

例如,复杂的地质条件必然对建设工程的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处理不当就会对结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若在雨期进行基坑开挖,遇到连续降雨或排水困难,就会引起基坑塌方或地基受水浸泡影响承载力等;在寒冷地区冬期施工措施不当,工程会因受到冻融而影响质量;在基层未干燥或大风天进行卷材屋面防水层的施工,就会导致粘贴不牢及空鼓等质量问题等。

2.作业环境因素(人为)

主要指项目实施现场平面和空间环境条件,各种能源介质供应,施工照明、通风、安全防护设施,施工场地给排水,以及交通运输和道路条件等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宏观)

主要是指会对项目质量造成影响的各种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国家建设法律法规的健全程度及其执法力度;建设工程项目法人决策的理性化程度以及经营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心态);建筑市场包括建设工程交易市场和建筑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及交易行为的规范程度;政府的工程质量监督及行业管理成熟程度;建设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及其服务水准的高低;廉政管理及行风建设的状况等。

4.管理环境因素(微观)

主要是指项目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和各参建单位之间的协调等因素。

比如,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水平),决定了该单位的质量管理能力;在项目施工中根据承发包的合同结构,理顺管理关系,建立统一的现场施工组织系统和质量管理的综合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处于良好的状态,创造良好的质量管理环境和氛围,则是施工顺利进行,提高施工质量的保证。

政府质量监督的机构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可以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委托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一)监督机构

监督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符合规定条件的监督人员。人员数量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监督人员应当占监督机构总人数的75%以上;

(2)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满足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需要的仪器、设备和工具等;

(3)有健全的质量监督工作制度,具备与质量监督工作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条件。

(二)监督人员

监督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工程类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工程类执业注册资格;
(2)具有三年以上工程质量管理或者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经历;
(3)熟悉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4)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

监督机构可以聘请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实施工程质量监督。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每两年对监督人员进行一次岗位考核,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培训,并适时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培训。

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一、施工技术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施工技术准备是指在正式开展施工作业活动前进行的技术准备工作。这类工作内容繁多,主要在室内进行,例如:熟悉施工图纸,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审查;进行工程项目检查验收的项目划分和编号;审核相关质量文件,细化施工技术方案和施工人员、机具的配置方案,编制施工作业技术指导书,绘制各种施工详图(如测量放线图、大样图及配筋、配板、配线图表等),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如果施工准备工作出错,必然影响施工进度和作业质量,甚至直接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技术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包括对上述技术准备工作成果的复核审查,检查这些成果是否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的要求;依据经过审批的质量计划审查、完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针对质量控制点,明确质量控制的重点对象和控制方法;尽可能地提高上述工作成果对施工质量的保证程度等。

二、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一)计量控制

这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计量,包括施工生产时的投料计量、施工测量、监测计量以及对项目、产品或过程的测试、检验、分析计量等。开工前要建立和完善施工现场计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计量控制责任者和配置必要的计量人员;严格按规定对计量器具进行维修和校验;统一计量单位,组织量值传递,保证量值统一,从而保证施工过程中计量的准确。

(二)测量控制

工程测量放线是建设工程产品由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第一步。施工测量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工程的定位和标高是否正确,并且制约施工过程有关工序的质量。因此,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要对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坐标点、基准线和水准点等测量控制点进行复核,并将复测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施工单位才能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工程定位和标高基准的控制。

(三)施工平面图控制

建设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并充分考虑施工的实际需要,事先划定并提供施工用地和现场临时设施用地的范围,协调平衡和审查批准各施工单位的施工平面设计。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科学合理地使用施工场地,正确安装设置施工机械设备和其他临时设施,维护现场施工道路畅通无阻和通信设施完好,合理控制材料的进场与堆放,保持良好的防洪排水能力,保证充分的给水和供电。建设(监理)单位应会同施工单位制定严格的施工场地管理制度、施工纪律和相应的奖惩措施,严禁乱占场地和擅自断水、断电、断路,及时制止和处理各种违纪行为,并做好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记录。

下载地址

输入验证码 查看隐藏内容:

扫描二维码关注本站微信公众号或者在微信里搜索:建筑一生
回复 1002 获取验证码
weixin

其余科目

一建资料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建筑一生 » 2020年一建《项目管理》基础预习必备知识点
    评论 (0)

    本站公众号

    contact

    建工计算器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