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虽然现在有形形色色的建筑事故发生,但媒体和群众对有部分建筑质量也存有误解。下面就以这篇文章说说那些问题建筑及被误解的建筑。
历次意外事故暴露出民用建筑偷工减料的各种问题
在2012年,北京“7.21”暴雨过后,很多先前以“品质”著称的楼盘却经不起考验,纷纷出现渗水等情况。比如,京华时报的报道《北京多个知名楼盘暴雨中沦陷 房屋质量令人忧》中写道,“记者联系到了家住沿海赛洛城、网名为‘晓明说’的业主邰先生。回忆起事发当天的情形,邰先生依然心有余悸。他指着掉落的墙皮说,暴雨后房子就已出现渗水,没想到第三天早晨墙皮都掉下来,足有两张A4纸那么大,一下就吓醒了。邰先生家住顶层,暴雨虽已过去两天,但墙体依然有渗水情况。事实上,房子至今还未到5年的防水保修年限。”
2015年里短短两个月内就发生了五起塌楼事件,老楼进入了“质量报复期”,而新楼的潜规则问题也盛行
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通过对住宅内或外墙加贴保温层的方式节能。然而一些意外的楼盘大火却又暴露出节能材料的问题。除了材料本身的标准存在争议之外,使用劣质材料的潜规则也是个大问题。如刊登在中国化工报的《国务院下令彻查违规使用有机保温材料》所言,据了解,近年来有机保温材料引发的几起重特大火灾事故,全部是违规使用和违章操作所致,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建筑行业低价中标的潜规则在作怪。据保温材料业内人士反映,中标企业所报的保温材料价格往往只有达标产品的一半,这样质次价低的产品无法确保安全。聚苯乙烯、聚氨酯泡沫塑料作为合法的保温材料,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使用,完全可以满足相应的建筑阻燃要求。
8月12日发生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严重爆炸事故中,邻近爆炸中心有多个住宅小区,这些小区里的居民楼遭受到了爆炸的强烈冲击,一片狼藉。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受伤的居民都是被瞬间爆破的玻璃划伤,而这一点也引起公众对开发商是否按规定安装了安全玻璃的质疑。
2004年初发布的《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有在十一种情况下必须使用安全玻璃,其中包括7层及7层以上建筑物外开窗、面积大于1.5平方米的窗玻璃、玻璃底边离最终装修面小于500mm的落地窗等。遇爆碎成一块块均匀小颗粒的才是好玻璃,而碎成片状能扎进墙的那是普通玻璃,很容易划伤人。
数据显示,距离爆炸中心1200米的某小区建筑年份是2009年,这意味着这个项目理应符合前述规定,对应部位应使用安全玻璃。但不论是从现场图片还是视频里,都可以看到众多散落的玻璃碎片有着锋利的形状,这明显是普通玻璃。
说明:玻璃明显为普通玻璃,但能插入墙体那是因为外墙有3~5cm的保温层。
五大原因揭秘“短命建筑”揭秘出建筑业背后的潜规则
一、拿地贵,便压缩成本,地产商推卸不了责任
二、工程层层转包,压缩成本,质量难以保证
三、监管缺失加剧了建筑市场中的潜规则乱象
四、台面上的规则不明确,也容易被钻空子
延伸:2015年中国新版豆腐渣工程盘点
1、阳台被大风刮掉
阳台被大风刮掉
2015年7月14日,郑州一居民楼的阳台被台风刮掉了,阳台一下子变凉台了!就因为晚上的一场大雨,阳台从六楼直坠一楼,那叫一个惊心动魄啊!据了解该楼房房龄也不超三十年。
2、拆迁中的“楼坚强”
2015年5月8日,杭州城东一城中村拆迁工地,一栋三层楼一楼几乎“连根”断掉,整栋楼倾倒,二三层楼依然完好,网友戏称该楼为“楼坚强”。
3、空手抓破墙
2015年3月10日,武汉复地·悦城多名业主投诉,该楼盘6月底收房。然而多户家中墙壁均出现钥匙能插进墙体5公分左右深度的现象,用手一抓就能抓下一大块墙体填充物。
说明:这施工单位绝对是良心企业,5公分的外墙保温层,施工质量绝对没话说,这么明显的玻纤网格布都看不出来吗?媒体人,你长长脑子吧,别再误导广大群众了。
4、剁饺子馅“剁掉”阳台
2015年7月7日沈阳梧桐园小区发生楼体坍塌事故,7楼住户在家客厅好好地剁饺子馅,没想到7楼和6楼阳台整个掉到5楼。这几栋回迁楼2002年入住,至今楼龄只有13年。
5、坍塌事故”多米诺效应”
2015年3月,广州接连发生3起坍塌事件——19日番禺区钟村街一在建工地发生脚手架坍塌;20日凌晨番禺市桥一栋商铺突然坍塌;21日中午潭村一座6层楼在拆除过程中,顶部两层楼断裂砸中附近车辆和货物。
6、雨后CBD路面坍塌
2015年7月26日凌晨,佛山CBD地段季华五路万科广场工地一侧辅道突然发生大面积塌陷,附近两辆行驶中的公交车急刹掉头。事故初步调查原因可能是工地南侧基坑防护坍塌所致,事发前一天夜里佛山下过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