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丨联投置业
外墙孔洞是房屋结构中潜在的漏水风险点,如果没有妥善的处理和密封,将成为雨水和其他水分的侵入途径,导致墙体内部受潮、发霉,甚至引发结构损害,不仅会显著降低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还可能增加维修成本和难度,因此,外墙孔洞有效密封和防水处理至关重要。
一、外墙螺杆洞
螺杆洞的留置未按要求设计为内高外低,且洞内的塑料PVC管处理不彻底,发泡剂封堵工作马虎,外洞口也未设置必要的小灰饼以确保密封性。连墙件及工字钢洞口的处理方式同样存在问题,直接采用了加气块进行砌筑,但塞缝不严密,孔洞四周的清理工作也不到位,留下了隐患。
在外墙对拉螺杆的处理中,应逐个剔除塑料垫块,并对未使用成品垫块的螺杆孔进行机械扩孔,扩孔深度不小于20mm、直径不小于30mm,同时去除扩孔部分的PVC管。封堵完成后,建议涂刷直径不小于100mm的防水涂料,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时需先涂底胶并待其固化,再进行二次涂刷,涂刷方向垂直交叉直至厚度达到至少1.2mm。最后,对处理完成的部位进行淋水试验,确保墙体内部无渗水现象,如有渗漏需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修补。
(1)外侧螺杆洞扩孔,剔除PVC套管;
(2)外侧封堵砂浆:从外侧堵塞1:2干硬性水泥砂浆(添加防水剂及膨胀剂)30-50mm深;
(3)孔内发泡胶:待外侧水泥砂浆终凝后,从内侧往螺栓孔中注入聚氨酯发泡胶,在外边预留30-50mm,待发泡胶干硬后再进行外侧孔洞封堵;
(4)内侧封堵砂浆:1:2干硬性水泥砂浆(添加防水剂及膨胀剂)封堵内侧孔洞;
(5)防水层:在外侧封堵完成面四周延伸宽100mm范围,涂刷1.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二、外墙脚手眼
封堵工作不严密或材料质量不达标,使得雨水能穿过这些未有效封闭的孔道侵入墙体。加之,外墙抹灰作业时,若脚手眼堵抹不够严实或技术操作有误,将诱发抹灰层在脚手眼区域形成空鼓与裂缝,从而加重了渗水状况。
外墙脚手洞必须使用细石砼进行填充,严禁使用砖块或建筑垃圾等材料填塞。在封堵前,需对基层进行凿毛清理并浇水湿润,确保混凝土浇筑时能振捣密实。填充完成后,应对封堵部位进行淋水试验,检查墙体内部是否有水迹渗出,一旦发现渗漏现象,需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修补措施。
(1)小于50mm的孔洞采用与穿墙对拉螺杆相同的封堵做法;50mm≤孔洞尺寸≤100mm时,可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添加防水剂及膨胀剂)参照对拉螺杆封堵做法分次堵塞;当孔洞>100mm时,采用细石混凝土封堵;所有封堵必须保证密实;
(2)基层凿毛湿润清理:取出孔洞内钢管及预埋件,并将杂物垃圾清理干净,孔洞周壁凿毛,并浇水湿润周边范围100mm以上;
(3)两侧支模:支洞口两侧模板,禁止使用普通螺杆穿套管加固,模板超出洞口上方50mm,内侧模板设置投料斗;
(4)浇注混凝土:浇筑微膨胀抗渗细石混凝土,充分插捣密实;
(5)凿除凸出混凝土:拆模后,凿除表面凸出的多余混凝土,并修补好混凝土缺陷;
(6)刷防水涂料:在墙外侧孔洞及周边分多遍涂刷1.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涂刷面积不小于50*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