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旅馆入住登记信息,前期发现有18名被困人员,后经对各种新增信息进一步分析甄别,发现还有5名未登记信息人员被困,现场被困人员总数应为23名。截至7月13日7时,经全力搜救,已救出被困人员14人,其中1人无伤已回家,受伤人员经全力救治,5人生命体征平稳,8人遇难。目前还有9名失联人员仍在全力搜救中。目前,现场对已确认没有被困者的区域,安排工程机械清除部分倒塌的建筑构件,开辟更多的救援通道。
救援时间线:
12日18时40分,已救出被困人员8人,其中1人死亡,4人生命体征平稳,3人正在抢救。另有失联人员10人。
12日20时00分发布,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江苏苏州吴江区酒店辅房坍塌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工作。
12日20时42分,南京和无锡消防救援支队利用搜救犬在疑似人物被困点进行搜救;12日20时44分,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利用搜救犬确定被困人员区域,消防救援人员携带液压破拆工具组、生命探测仪等设备在坍塌建筑物东侧和中心部位展开搜救。
12日20时45分,前方救援人员搜救出一名被困人员,正在赶往医院治疗。
12日21时02分,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官方微博发布的现场救援视频显示,多辆大型机械正在现场作业,现场消防人员正在用铁锹、徒手等方式清理现场的砖块、搜救人员。
12日22时20分,随着离雷达探测仪上被困人员位置越来越近,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救援人员才用分组接力的方式,不间断徒手和利用小型工具进行挖掘救援。
13日0时发布,已救出11人,尚有7人失联。因为现场存在二次坍塌的风险,无法使用大型机械挖掘,现场已调集了两辆吊车作为支撑,形成相对安全的作业空间。目前现场分成了六个区域,每个区有18名消防救援人员分三组轮流作业,使用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等装备进行搜救救援。
13日6时30分,消防人员已从现场救出14名被困人员。
13日7时,根据旅馆入住登记信息,前期发现有18名被困人员,后经对各种新增信息进一步分析甄别,发现还有5名未登记信息人员被困,现场被困人员总数应为23名。截至7月13日7时,经全力搜救,已救出被困人员14人,其中1人无伤已回家,受伤人员经全力救治,5人生命体征平稳,8人遇难。目前还有9名失联人员仍在全力搜救中。
下方来源为知乎大神,具体事故原因以官方通报为主
来源:Jimmy Chen 知乎用户
根据旅馆入住登记信息,前期发现有18名被困人员,后经对各种新增信息进一步分析甄别,发现还有5名未登记信息人员被困,现场被困人员总数应为23名。
截至7月13日7时,经全力搜救,已救出被困人员14人,其中1人无伤已回家,受伤人员经全力救治,5人生命体征平稳,8人遇难。目前还有9名失联人员仍在全力搜救中。
坍塌原因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从专业上讲已经没有太多新鲜的地方了,无非就是违建乱建,业态改变后对主体结构未经专业结构工程师复核,擅自改造,或者就是加层、加大量隔墙、回填垫高,导致荷载远远超出设计限值。
要知道,国内的设计规范已经有较大的安全系数和设计冗余,就是考虑了我国中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了再施工用材和工艺上无法达到原设计要求,甚至也许还考虑到了,业主将来的修改和调整。
比如设计院的结构设计师对于悬挑结构,或者跨度较大的梁、板配筋都会适当增加。但,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人心的贪婪,对安全的漠视,对技术的漫不经心,最终结果就是把原本有安全赋予的现代建筑干垮塌了。去年就有泉州酒店倒塌,今天苏州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当然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也发生了同样的事情。
先撇开国外不谈,国内,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的旧城区,城中村存在大量的未经过专业设计、施工的违改建筑,有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所以我真的建议各地地方的建委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公司,对这类经营性的建筑进行全面的排查,不要等出事了才想起“不放过任何一个XX”,我更希望在出事前就“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XX”。这也许来得更加实际一些。
事故建筑位于江苏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油车路188号,四季开源酒店院内,坍塌的非4层主楼,为酒店三次辅楼。
通过事故现场照片,判断该建筑可能采用砌体砖混+预制楼板结构,且屋面设有钢构架(应该是太阳能集热器)。
事故建筑应该有些年头,不会是新建的。
所谓砌体结构,是指这种结构以砖砌体墙作为传递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这有别于依靠混凝土柱或剪力墙传递竖向荷载的结构。
在砌体结构中,竖向荷载一般是以楼板-砖砌体墙-基础的次序传递。由于砖墙作为传力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所以不可以随意改动,这不同于框架或剪力墙结构。
不过砌体结构的抗侧性能和整体性能较弱,安全冗余度不高,为此需要设置一些起约束拉结作用的构造措施(如圈梁、构造柱等),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
在以前(2010年代之前)的砌体结构自建房中,出于方便施工和减少成本考虑,常常采用预制空心板作为楼板。
由于这些预制板两端搭设在砖墙或混凝土梁上,所以预制板与砖墙、预制板之间的连接构造尤为重要。
否则,一旦砖墙顶部发生较大移动,预制楼板便会因缺乏支承而坠落。
对于后期改造的酒店建筑,往往未经正规设计和管理部门批准就改变建筑原有设计使用功能,可能导致改造后的结构超出原有设计承载能力。例如,原建筑本是设计作为办公楼或住宅楼,后续有酒店经营者入驻,会凿除原有墙体,并增设新隔墙,乃至重新划分功能分区,常常留下安全隐患。
当然,对于新建或者正在改建的经营性建筑,甚至包括住宅(我从业十几年,也见过多如牛毛的住宅装修改造,存在结构安全隐患的案例)增加如下的审查措施:
1、新项目精装施工前,必须将相关图纸交给原建筑设计院,进行结构安全复核。
2、复核认可后,由原建筑设计院出示合格书,并在精装施工图上盖章(设计院公章和结构注册师印章)。
3、精装施工只能在取得原设计院盖章后的图纸后,才能进场施工。
4、精装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盖章图纸进行施工,若未按图纸进行施工,精装施工单位应承担全部后果。
5、施工完毕后应组织设计院相关专业进行验收,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设计院有权进行不定期现场巡检。
6、精装施工单位,业主和原建筑设计院无甲乙方合同关系。(设计院会按标准收取一定费用,但无需签订合同,属于行政支护)。
上述条款,是我拍脑袋想到的,肯定有诸多不合理之处。但是目前而言前几十年我们对业主自行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的行为,管理得太过于松懈,或者说根本就没管。
但是安全事情发生了,甚至是接连发生,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过去的制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漏洞,如果必要需要一剂猛药,“矫枉过正”后才能让事情回到正轨上来,毕竟在人命重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