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建筑一生 » 技术储备 » 正文

模板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模板安装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针对主体现浇混凝土框架的特点,编写柱、墙、梁与楼板的支模方案,既要有柱、墙、梁的支模设计图,又要有确保支模质量的技术措施。监理重点控制模板制作、安装、拆除等环节,必须严格控制模板制安的质量不得漏浆,尤其在梁柱交接、梁与梁、梁与板的连接处,要求作模板,确保交接的平整顺直、光洁等。

模板安装应按编制的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如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⑴检查控制模板安装偏差

1)检查木工翻样应考虑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厚度尺寸,留出装饰厚度。

2)模板轴线放线后,督促施工单位应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方可支模。

3)模板安装的根部及顶部应设标高标记,并设限位措施,确保标高尺寸准确。

4)支模时应拉水平通线,设竖向垂直控制线,确保横平竖直、位置准确。

5)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成排柱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在底部弹出通线定出位置并兜方找中,校正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线,再立中间柱模。柱箍间距按柱截面大小及高度决定,一般控制在500~1000cm,根据柱距选用剪刀撑、水平撑及四面斜撑撑牢,保证柱模板位置准确。

6)梁模板上口应设临时撑头,侧模下口应贴紧底模或墙面,斜撑与上口钉牢,保持上口呈直线;深梁应根据梁的高度及核算的荷载及侧压力适当加设横档。

7)梁柱节点连接处一般下料尺寸略微短,采用边模包底模,拼缝应严密,支撑牢靠,发生错位及时纠正。

8)模板厚度应一致,搁栅面应平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强度和刚度。

9)墙模板的穿墙螺栓直径、间距和垫块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检查控制模板变形

1)应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混凝土前应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2)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以防模板变形。

3)采用钢管卡具组装模板时,发现有钢管卡具滑扣的应立即调换。

4)超过3m高度的大型模板的侧模应留门子卡;模板应留清扫口。

5)浇筑混凝土高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浇筑时应均匀、对称下料,避免局部侧压力过大造成胀模。

6)控制模板起拱高度,消除在施工中因结构自重、施工荷载作用引起的挠度。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对起拱高度的检查可用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⑶控制支架稳定

1)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2)支架的立柱底部应铺设垫板,并有足够有效的支承面积,使上部荷载通过立柱均匀传递到支承面上,支承在疏松土质上时,基础必须经过夯实,并应通过计算,确定其有效支承面积。必要时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基础下沉。

3)立柱与立柱之间的带锥销横杆,应用锤子敲紧,防止立柱失稳,支撑完毕应督促施工单位派专人检查。

4)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确保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在同一垂直线上。

⑷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及模板清理

1)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应按图纸逐个核对其质量、数量、位置,不得遗漏,并应安装牢固。

检验方法用钢尺检查。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其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项      目 允 许 偏 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埋孔中心线位置 3
插  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O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截面内部尺寸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搓处。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⑸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 许 偏 差(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模板内部尺寸 基础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5 钢尺检查
楼梯相邻踏步高差 5 钢尺检查
墙、柱垂直度 层高≤6m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层高>6m 10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主体工程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必须严格按照结施模板图进行,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以确保建筑主体的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如表3所示。

2、模板拆除的质量控制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⑴同条件养护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没有明确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表4的规定。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⑵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时间和顺序

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时间和顺序在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方案中应有明确规定,拆模必须按顺序进行,一般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重大复杂的模板拆除,应专门制定拆模方案并按照执行。

1)多层建筑施工,当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的模板支架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的支架,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4m及4m以上的梁下均应保留支架,其间距不得大于3m。

2)高层或上层荷载较大的的建筑梁、板模板,完成一层结构,其底模及其支架的拆除时间控制,应对所用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情况,分层进行核算,确保下层梁、楼板混凝土能承受上层全部荷载。

3)拆除模板时不应乱敲硬撬,不要用力过猛,不要损伤混凝土,高处模板拆除后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注意保护定型模板及组合式钢模板不变形。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并及时清运,不应集中堆放在楼层上,不应对楼层形成集中何在损伤楼板。将模板清理干净,板面涂刷隔离剂,分类堆放整齐,以利重复利用和保持文明现场。

3、模板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⑴柱、墙板轴线偏位

a.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墙板实际轴线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不符。

b.原因分析:①.放线错误;②.柱、墙模板顶部及根部无限位措施,发现偏位不及时纠正;③.无纵向垂直度控制措施;④.模板刚度差,螺栓及支撑松动。

⑵爆模

a.现象:浇筑混凝土时或拆模后,发现模板变形,出现向外凸或翘曲。

b.原因分析:

①.支架支撑在未夯实的基土上,或因基土积水下沉;
②.模板厚度不够,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刚度差;
③.墙模板的穿墙螺栓直径过小,间距过大。振捣混凝土时螺栓变形或螺帽脱落;
④.墙模板中的洞口内模对撑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挤偏位;
⑤.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不能承受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侧向压力;
⑥.混凝土一次浇捣高度过高,下料过快,下料集中,振捣时间过长。

⑶标高偏差

a.现象:混凝土结构层标高与图纸设计标高不符。

b.原因分析:

①.木工翻样没考虑装饰装修层厚度;
②.竖向楼板根部没找平;
③.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不按标记施工;
④.结构层无标高控制点。

⑷模板拼缝不严密

a.现象:模板间接缝有空隙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b.原因分析:

①.木模板含水率过大,安装时间过长,木模板干缩裂缝;
②.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没提前浇水湿润,接缝没有胀紧;
③.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密,梁柱接头部位模板尺寸错位、不吻合;
④.使用已变形的钢模板,边框弯折,接缝措施不当。

⑸拆除模板时损坏混凝土

a.现象:拆除模板时将混凝土的边角损坏或碰撞混凝土,造成裂缝。

b.原因分析:

①.混凝土强度低,拆除模板时间过早;
②.使用拆除后没清理干净的模板,模板上没涂刷隔离剂,模板与混凝土有粘结面;
③.拆除模板时用大锤硬砸或用撬棍硬撬,损坏混凝土。

延伸阅读

  1. 模板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 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
  2. 建筑工程防偷工减料、防尺寸偏差培训讲义
  3. 质量控制的管理制度
  4. 材料及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5. 施工操作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6. 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7. 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及质量目标分解表
  8. 混凝土全过程“八控”质量管理办法
  9. 中建三局住宅工程精益建造实施指南2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现场质量安全监督评价办法(试行)丨桂建发〔2022〕2号
  11. 五大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方法(精华篇),工程人必知!!
  12. 土建、水暖工程质量标准培训讲义,88页PPT可下载
  13. 砌体工程质量控制
  14. 沉降观测质量控制
  15.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偏差
  16. 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
  17. 钢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8. 模板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9. 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0. 工作流程丨施工阶段工程质量控制流程
  21. 建筑工程质量方案汇总
  22. 抹灰工程标准化施工,拒绝空鼓和开裂!
  23. 项目实施及管理要点
  24. 后浇带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5. 施工中十大偷工减料手段
  26. 采暖、给排水管道距墙尺寸大全
  27. 钢结构施工十三个质量控制要点
  28. 万科项目日式放线实施方案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建筑一生 » 模板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评论 (0)

本站公众号

contact

建工计算器

contact